8/24/2010

紙上談兵

關於煙斗展,南台灣某斗商的觀點:
美國斗展主要都是為美國經銷商準備的貨,
大部份的好斗在pre-show前就會被掃掉。

芝加哥斗展很適合去朝聖,但第二次就無聊了 。

煙斗展「充其量只不過」是看成品,
真要參加的話不如去歐洲的展,可以順便走訪斗廠,
最好由丹麥頂級斗師Tom Eltang親自指導示範,來個實作體驗,
還要加上石楠木開採之旅,
跳離紙上談兵,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活動。

個人偏見:
就算站在店家立場,交易是斗展唯一的樂趣嗎?

單純想進貨的話,根本不必學人家大老遠跑什麼展覽,
明明電腦前動幾根手指頭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管他歐洲還是美國,地點並不會造成差異,
出門一趟「充其量只不過」是多拍幾張照片而已,
面對面比較有機會攀關係套交情才是真的。

不然乾脆就搞大陸人在芝加哥的那一套吧,先不說鬧了多大的笑話,
最起碼他們買到了很多唷,而且還都是好貨呢。

什麼?銀兩不夠?
搶不搶得到貨,錢固然很關鍵,
不過常常還有比錢更重要的事。

的確可由製作過程中發現煙斗的不同面貌,
但實際體驗和參加展覽為什麼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哪一個收穫多?
抽煙斗的人必定會認為參與煙斗的製作是件樂事?
作過幾支煙斗就代表很懂很會很不紙上談兵?

這樣說好了,
只看比賽而沒什麼在碰球的人都是外行湊熱鬧?
我本人是愛看棒球也愛打棒球啦,
可是從來也不會天真到覺得球探會找上門。

若是只有職業選手才夠資格當球評,
那你這間煙斗店又如何經營得下去?

 
馬上來個紙上談兵:
這是有點瑕疵所以只染了一面想說可以當紙鎮還是擺飾的plateau。
(這句話還真饒舌,其實我只是想知道plateau為什麼會翻譯成瘤心)

P.S.  個人認為北美年輕一輩的製斗師非常有潛力。
         推薦的歐洲行程都跨丹麥到地中海岸了,美國跑幾個州也差不了多少。

8/22/2010

男人的品味

我不清楚煙斗從什麼時候開始和什麼男人什麼品味攪在一塊兒的。
是說抽了煙斗之後,明顯的高了,人也壯了,自信心又回到你身邊?

「煙斗、雪茄是生活的姿態」,
這是煙具店的廣告詞嗎?還是抽煙斗都得擺pose才對?

吃完飯會想來杯咖啡或來杯茶,那煙斗到底有什麼不同?

用不著跟我扯這些都是很講究的,
那我是不是該回答:略懂。

最近本人在用63mm的conical burrs,
也愛2005年的H. Upmann Magnum 50,
然後Le Creuset對付燉煮類真的是耐操又萬能,
手上也還有幾把鋼盔蓋。


不過這都不是今天的主題,我們可以改天聊。

講究起來是很容易把事情搞得很複雜,
但再怎麼複雜也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沒有把這些當成癖好來經營的興致,
只是很享受生活上有個調劑,如此而已。

你要繼續強調這個嗜好很有品味很高尚,
我可是高興都來不及的,
竟然只因為喜歡一些玩意兒就成了貴族,
有沒有這麼賺啊?

8/16/2010

原則

因為本人十分懶惰,所以保養煙斗沒什麼怪招,
就用最簡單的步驟,盡可能保持吸煙品質而已。

挑選適當的煙草以適當的溫濕度保存,並經過適當的裝填,
然後以適當的節奏抽斗,最後讓煙斗休息適當的時間。

用了這麼多次適當,是因為這邊沒有標準答案,
在我身上適用也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比方說容易抽出水的人,也許需要調整煙草的濕度或者稍微放慢抽煙的速度,
可能也需要長一點的休息時間才能讓煙斗的狀況恢復。

這些前置作業外加每次抽完順手清潔,
基本上就不太需要頻繁的大動作整理。

煙草的口感層次跑掉就差不多該徹底清理了,
等煙斗完全冷卻之後將煙嘴拆開,
除了通條之外,記得棉花棒和清潔液是我們的好朋友。

每支煙斗需要大掃除的時間不大一定,
和原木料、煙草種類、抽斗頻率有關。

至於外表的話,我未曾使用過布輪以及任何美容商品,
只在每次抽完煙清理內部之後,拿乾而淨的軟布輕拭。

我的煙斗從來沒有發出鹹、苦、酸、辣的味道過,
這樣的外觀也還過得去,反正我又不作二手生意。

儘管無可避免的會有使用的痕跡,
但如果一支煙斗的天生體質夠好,
絕對是越抽越漂亮,越抽紋路對比越明顯,
就算出廠時的蠟掉了,也能保有深邃的光澤。

我認定煙斗不抽就呈現不出這個陳/沉的效果。

玩茶壺有一個說法叫「和尚光」,
套用在煙斗上,
大概就是那種用buffing compound和carnauba硬推出來的亮度,
就如同我之前曾經提到的。


使用六年的Peter Matzhold,
無輔助光源無閃燈,室內拍攝,
如果你要堅持這個反光是蠟造成的話我也沒辦法了。

8/11/2010

百年老木

很多人一直強調原料的重要性,卻連石楠和根瘤到底是什麼都搞不清楚。

作煙斗、當圍籬或觀賞用的石楠,根本是不同的東西,
中文名字裡有石楠這兩字的植物單Erica一屬就有八百種以上,
某些Ericaceae科的近親更常有混用的情形,
被稱作heath或briar的植物也從來都不只一種。

根瘤是根附近細胞不正常增生導致變形的區域,
不一定是受傷才會長,凡受到壓迫(stress)都有發生的可能,
也因細胞的不正常增生,所以紋路是沒有規則的。

關於樹齡、紋路會影響一支煙斗的吸煙品質這個說法,
最常聽到的解釋是,
因為年齡越老的石楠,最好還是自然死亡的死根(dead root),
紋理越致密清晰越美,重量越輕,散熱也越好,
所以叨起來輕鬆,煙草燃燒品質好,也不容易發燙,
價格當然就高了。

那麼請先告訴我一個有根據有系統的方法來鑑定石楠根瘤的年齡。
某種紋路特徵就如同年輪可以代表年齡?
活三十年放七十年和活七十年放三十年的木頭,能以肉眼分辨嗎?

像是dunhill的死根,upshall的150年石楠,
為什麼不這麼告訴消費者:
對,我的就是死根,我的就是百年,因為怎麼樣怎麼樣的特徵,別人都沒有,
然後什麼樣什麼樣的原因,造成死根、百年製作的煙斗就是比較棒比較犀利。

我始終認為,有力的證據就是一個不需要言語的廣告。

檢測木質的差異又不是現有科技不可能達成的任務,
就連地方小又沒幾個人在抽煙斗的台灣,
都有人用風洞實驗去解析煙斗中的流體力學了,
難道這些廠商腦袋裡裝的都是大便嗎?

看來相信那個stamp的人還是佔了多數。


要兩百粒星星我還真拿不出來,不過兩粒倒不是什麼問題,
本人從來都把dunhill的DR當成標準,這個價位最起碼要作到這個水準,
也就是說,比DR好抽的斗隨便找都有,我目前還感受不到死根的威能。

然後請不要跟我說,
某個斗師的作品值得購買是因為手感和DR類似,會比想像中輕,
光用手可以摸出來是不是死根喔?
我想先知道死根和一般石楠的密度差了多少?
那我說我可以只用手分出相同裁切的十八種煙草配方你信是不信?

用木湯匙喝湯比較燙還是不鏽鋼湯匙?
越易散熱不是熱傳導速度越快的意思?那摸起來不是應該比較熱才對嗎?

百年老木?贛林老木還差不多!

8/04/2010

煙斗與花瓶

煙斗已不單僅擁有實用性,
功能變成了基本配備,玩家追求的還有功能以外的許多細節。

但這些細節追求到後來,很多人反而忽略了煙斗的本質,
把煙斗完全當作收藏品看待。
我知道很多斗客不是手上的每一支煙斗都拿來抽,
他們會分所謂的日常斗和收藏斗。

我抽煙斗可是不收煙斗,
與其把煙斗當花瓶擺著欣賞,還不如去投資哪個名窯的古董花瓶。
更何況我是個俗人,收藏這麼風雅的事可幹不來。

正常使用、保養下的煙斗是經得起歲月考驗的,
我很偏執地認為,若煙斗有收藏價值也是來自於此。

喔,這裡不是在討論二手市場,
若是講價錢的話,那當然是越接近原廠狀態價格越好。

我無意動搖他人的價值觀,
但是本人的作風並非如此。
不點上火怎麼了解他的核心價值,
除了漂亮之外總還要有個理由吧。

所以只放著看,不把煙斗當工具使用的情況我覺得應該要正名,
或許就叫特殊造型木雕吧。

因此沒有能力/不願意去考量伴隨著使用而來的變化,
在我的認定裡就是個二流的煙斗製作者。

舉凡在布輪上硬擠出來的光澤,使用後掉色,
邊角鈍了線條就跑掉的斗形…等,都是不合格的。

不好抽的煙斗呢?
那還用說,連堪用的基本要求都作不到,
那當然就只是個特殊造型木雕師傅。

所以像是丹麥近期比較紅的製作者中,
我就沒辦法喜歡Kurt Balleby、Tom Eltang和Kent Rasmus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