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011

點火與壓棒

經常被使用的煙斗點火三步驟:
烤焦表層全部的煙草(charring);
把翹起來的煙草壓平(tamping);
表面再平均點一次火(lighting)。

火源接觸煙草的時候沿著斗缽畫圓並輕吸氣,
煙草壓平時記得動作要輕,如此就可製造出均勻的燃燒層;
而接下來所有的煙草也較容易達到均勻完整的燃燒。

如果你想藉由改變習慣來增長抽斗的時間,尤其志在參加比賽的話,
今天介紹的方法或許會有幫助;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個隨性的煙斗客,那麼請忽略以下的文字。

這是一個在煙斗比賽中很常見,
許多來自歐陸的選手都擅長的技巧:ember chasing。

和多數的煙斗教學最大的不同點在:利用最少的煙草來維持燃燒。

最多只需要點燃表面那一層煙草的四分之一,
不要讓其他的部份被火燒到或沾到煙灰。

你一定想問,
這不等於是燃燒層沒做好嗎?怎麼和文章開頭提到的步驟互相矛盾?

是的,就是不做出均勻的燃燒層,保持只有部分的煙草在燃燒。

然後用壓棒使同一層正在燃燒和未燃燒的煙草接觸,
沿著順時鐘或逆時鐘的方向慢慢移動火光到沒燒著的煙草上。
重點在不要把燃燒的區域擴大;
也不要在煙草有焦痕之前下壓。

還有更過分的,
點燃最上層的少量煙草後暫時不用壓棒,繼續輕緩的抽,
讓這一點餘燼向缽裡燒。

你還是沒有聽錯,
若是以對岸的用語,這個手法正是建立在故意造成的「打井」之上。

同樣要盡量控制住燃燒的範圍,
持續差不多到一半左右的深度,再下去會比較難控制,
改用壓棒把「新鮮」的煙草順著方向「投進」燃燒點。
總之就是配合呼吸,適時從周圍提供少量的煙草作為燃燒的原料。

ember chasing運用得宜的話,
除了較頻繁的使用壓棒之外,其餘應該沒有任何特異之處,
也就是說,抽到底溫度也不會特別高,沒有積水,倒出來只剩煙灰。

如果你的煙斗、煙草正常,
裝草的手法、點火的方式、抽斗的頻率也都正常的話,
應該不至於遇到什麼偏燒、過熱等等亂七八糟的問題才是。

人家可是有目的,而且還要刻意,才會產生偏燒哩。


無論在何種情況,適時的以壓棒調整煙草的平整與鬆緊程度,
以及控制正在燃燒的煙草去接近未燃燒的區域,
一定可以使整個抽煙斗的過程更加順暢。

1/02/2011

原味煙草

有人說向新手推薦原味煙草很詭異,
我倒不覺得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我打從心底對原味煙草較適合進階者,
諸如此類老鳥菜鳥的論調嗤之以鼻。

首先,光是原味這兩字中間就存在著很大的盲點,
個人認為是不同語言的語感所造成的誤解。

若要按照字面直接解釋--煙草「原」來的「味」道,
就我的解讀,是指在製作過程中沒有使用煙草以外的物質來影響風味,
那能算得上是原味的煙草商品可能只有部分的雪茄與日本的刻みタバコ。

會說部分的雪茄是因為就算扣掉香料雪茄,
煙葉在捲製之前,有些廠牌會以例如雪莉桶之類的容器來ageing。


對雪茄稍微有點瞭解的朋友應該認得出這位老兄是何方神聖,
用這張圖片是因為他身旁的桶子,不是他們家的雪茄合我口味。
本人對非古巴一直沒有多高的興致。

至於刻みタバコ,其實就是精緻化生產的旱煙,
一般搭配使用的都是樣式較原始的器具,
例如日本的きせる或是中國的旱煙管,
斗缽多半是金屬材質,煙桿採用紫竹、苦竹、黑檀、紫檀等,
當然也有從頭到尾都是金屬,甚至是貴金屬製作的,
煙嘴部份則是除了金屬外也見過瑪瑙、玉石等素材。


きせる在江戶時代很流行,自然而然成了當時畫家描繪的對象,
像這幅臥龍梅,浮世繪中期大師鈴木春信的作品,東京国立博物館館藏。

這類傳統的旱煙製品沒有近代煙草製程中常見的casing或blending等手法,
乾而細,甚至到碎的程度,燃燒時產生的溫度高,
選擇金屬斗缽就是為了耐用,但金屬導熱很快,
所以發展出如此小斗缽、長煙桿的結構,
最初都是為了配合旱煙的特性,避免入口煙氣的溫度過高。

至於現在煙斗所用的煙草,幾乎沒有一個配方屬於字面意義下的原味。















比方說latakia是以松木、橡木等燻製,
而perique是在橡木或山胡桃木桶裡加壓醃製而成,
在原料的製作過程裡就已經包含了「調味」這個步驟。

我寧願選擇例如英式配方這樣的字眼。

原味煙草的定義本身就很模稜兩可,
況且計較煙草有沒有調過味真的這麼嚴重嗎?
而且這個問題可是牽涉到了個人主觀的感受,
有些人天生就不愛甜膩的口感又該怎麼說呢?

口味層次豐富而協調,以及理想的溼度與穩定的燃燒,
才是我們應該去斤斤計較的吧。

只是大部分的調味煙草,香料味道都過於突出,整體口感失去平衡,
而且為了使香料附著,不得不把溼度提高,
我並不認為這樣的製品很吸引人。

推薦煙草一文中提到的G. L. Pease和Rattray,
也都有額外添加香味,在旁人鼻子裡或許較為討喜的配方,
像是Barbary Coast還有Charles Mixture。

至於一般很普遍的像是Dan Tobacco、Captain Black之流,
個人的意見是倒不如選擇W. Ø. Larsen的煙草。

圖片來自PuffingCigars, PipesMagazine,
Association Européenne pour la Recherche et l'Expérimentation Tabacole

1/01/2011

新年快樂

本部落格將繼續運作。

不會變更匿名留言的設定,
隨時歡迎各種不同的聲音。

希望大家未來的一年事事都能順心。